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位信息 »详情

管培生

发布企业: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布时间:2024-12-21 浏览次数:479
职位信息
职位名称 类型 性质 最低学历要求 人数 薪资
管培生 经理|管理培训生|其他管理层 全职 硕士 不定 5000-10000
发布时间 2024-12-21 23:17:15
职位有效期 2025-02-27 23:59:59
专业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工作地址 北京市市辖区石景山区
职位要求
政治面貌 无要求
实习实践经验 无要求
职位简介
岗位职责
  1. 制定战略规划

  2. 协调各部门工作

  3. 项目管理

  4. 人才培养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单位性质 医疗卫生单位 单位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标签 三甲医院
隶属单位 下属单位 单位官微
单位图片
视频介绍
单位介绍

医院简介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秉持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行胜于言”校风,坚持医教研协调发展,形成了“融承中西、厚德载物”的中西医结合的核心价值。

医院原为北京玉泉医院(电子工业部402医院),1983年12月正式开诊,曾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2003年4月划归清华大学,更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自建院以来,医院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殷切关怀。江泽民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医院题词,“坚持改革创新、确保医疗质量”的指示为医院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彭珮云同志为医院题词: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2020年12月,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核准从综合医院转型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率先探索在综合大学建设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4年2月经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评审并公示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3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核准予以正式备案。

医院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5号(长安街西延长线),编制床位500张;现有33个临床科室和15个医技科室,1个国医大师工作室、3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老中医工作室分站、2个首都名中医工作室、3个清华大学医工交叉学者工作室(程京院士、李梢教授、卢达溶教授)。

作为清华大学直属的附属医院,医院是清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2个(内分泌科、治未病科),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2个(神经外科、精神卫生科),北京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3个(脑肿瘤科、内分泌科、外科),北京市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3个(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是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单位、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小儿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张玉琪(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荣获“国之名医”荣誉称号,冯兴中(清华大学长聘教授)获得“首都名中医”荣誉称号。医院为爱婴医院,具有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和国家公务员入职体检资质。神经外科马羽教授入选第二批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内分泌科高慧娟助理教授入选2023-2025年度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普通外科(消化肿瘤)刘宇飞入选2024-2026年度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老年医学科乔燕燕主任在2023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北京市十大孝顺榜样”荣誉称号,推拿科孙文博主任、药剂科尹月药剂师分获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竞赛(决赛)一等奖第一名。

近年来,医院持续巩固和强化既有优势学科,不断创建和提升特色专科专病,发展了以神经精神学科、内分泌学科、妇产科为代表的特色专科、特色专病、特色高新技术,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为整体特色、技术和服务为科室特色的医疗服务格局,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脑肿瘤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精神卫生科、口腔科、老年医学科、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手足外科、泌尿外科、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技术和服务特色突出。中西医结合“多师共管”诊疗模式获评北京中医药示范案例。

医院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传播中医药知识、厚植中医药思想,通过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医药通识课,实现了中医药学走进综合大学的目标。在清华大学,以“组织-器官-系统”为框架开设神经精神系统课程,以“人-社会-环境”为框架开设中医整合课程,包括本科生通识课,八年制医学生课程,临床医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及医工结合方向研究生课程。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承担中医临床、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教学工作,多个学科入列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模块基地。

医院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老院长左焕琮的“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与肿瘤预见性化疗新策略”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老主任糜纬真首创的“颈复康冲剂”获得电子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科研创新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是医院中医学建设发展的里程碑。作为总编辑单位创办了英文医学期刊《Brain Science Advances》,是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一本医学期刊。是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临床应用基地,承担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制的脑深部电刺激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和科研任务。是第一台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合作单位,磁共振引导激光热凝治疗系统研发合作单位。脑肿瘤科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合作的人工骨研制和临床应用项目,荣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金奖”。医院多名专家参编和主编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及骨科等领域多部学术著作(如《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黄家驷外科学》,教育部和卫生部《外科学》教材)。创办并接续举办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创新论坛,继续教育项目单次最高辐射近30万人。2023年,获批“首发”专项5个,中医药纵向科研项目10个。

医院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服务首都发展。牵头成立石景山区治未病专科联盟、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救治康复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医工结合医学中心,承办第五届“北京Ÿ西山中医药文化季”。面向北京市密云区和河北省衡水市、廊坊市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协作及对口帮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持续向青海、新疆等地区派驻专业骨干,服务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奥运及冬奥保障、新冠疫情防控及医疗救治等工作中,履行公立医院职责使命,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得到各界高度认可。

面向未来,医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思维和辨证论治优势,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树立正确健康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不断创新在综合大学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模式和特色,加快建成具有清华大学特色的公益性、教学研究型、开放式、现代化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打造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持续作出新的贡献。


   



宣讲信息
宣讲名称 类型 举办地点 举办日期 查看详情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线下 望江校区就业指导中心215室 2024-12-23 【09:20:00-11:20:00】 点击查看
双选会信息
名称 类型 地址 时间 查看详情
暂无信息
招聘信息
职位名称 查看详情
暂无信息